Saturday, October 24, 2009

食中藥,中鉛毒?

轉載 from 濤醫師 的 blog:

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cmed_diary/article?mid=1911

食中藥,中鉛毒?


網誌分類:評論 |
網誌日期:2009-09-29 11:01

有一位懷孕的女士,一進來就問我是否孕婦食中藥,BB會容易患濕疹。我感到莫名其妙,於是便問她何解有此一問。原來她在報紙中看到有關的報導,有很多朋友都打電話來詢問有關事情,她也不知如何應對,於是問我是否真有其事。我回應了,並請她下次將那段剪報帶給我。

後來,一位師妹給了我一個互聯網連結,我這才知道原來921日的晚間新聞也有相關報導。它指出體內含鉛量較高的孩子較易患濕疹,而普遍這些小孩都長期服用中藥,所以推斷中藥「可能」是他們中鉛毒的源頭。報導又說很多年紀只有二三歲的小兒鉛含量也太高,很可能是從媽媽體內攝取的,於是建議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間盡量不要食中成藥。有關詳細報導,可看http://mytv.tvb.com/news/newsroundup/100653#page-1

點擊倒數第三段的新聞即是。

在此,我有三點質疑:

1. 濕疹病童數量增加,不單發生在中國地區,同時發生在世界各地,似乎已經成了現今社會的大趨勢。但外國用中藥的情況 (尤其歐美等國) 比中國和香港都少得多,那麼,他們的濕疹從何而來?會否是西藥?是牛奶?是基因改造食物?他們體內是否都含鉛過高?鉛又從何而來?還有很多問題未能解釋,豈能將本港濕疹病童的增加歸咎於鉛或中藥呢!

2. 查 查文獻,或問問老人家,都會知道以往很少人患濕疹,但現在卻明顯多了,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都有。這是否中藥的問題?但在西醫未傳入中國的年代,中國人向來 就是吃中藥的。但到了近代,西藥才成了主流,新生兒還有吃第一口飯之前,就要注射一系列的防疫針,傷風感冒了,又要吃混合了糖漿的,甜甜的西藥。真正飲第 一碗苦茶,很可能是10歲以後的事,新生兒的濕疹是否真與中藥有關?

3. 隨 著工業發展,水土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,中藥或許含鉛,或其他重金屬。但我們都知道,重金屬的水溶性低,用水煎煮的藥湯一般都不含或只含微量的重金屬,只 要煎好藥後隔渣,沉澱後再飲用較清澈的藥湯,不飲碗底的混濁物,那其實很難吸收到過量的重金屬的。真正容易出問題的,在於中成藥,因這些藥多數都是將生藥 磨粉,然後以蜜糖、澱粉等黏合劑製成丸劑,整粒吞服。即是說,原藥中含有甚麼,就會吃了甚麼進肚子。這是一個問題。縱觀古方,有很多丸散膏丹的方劑,在那 個時代是沒問題的,因當時沒有化工企業,中藥根本不含重金屬。時移世易,今天的丸藥卻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了。國家在驕人的經濟成就背後,實在要著重中藥質 素的監控了。但多數中醫用的都是湯劑的處方,若真要飲藥湯而引致含鉛量過高,不知要一天飲多少桶呢?含鉛過高,果真是中藥的問題?

但有一點,我是很贊同的:

大眾普遍以為中藥沒副作用,有病醫病,無 病強身。這是一個很錯很錯的觀念!中藥,用得對當然能治病活命,但用得不對,卻對身體有害。我很反對人們有事沒事都煲中藥當保健湯水,甚麼黨參圓肉燉烏 雞、牛膝杜仲煲豬尾骨、薏米赤小豆鰂魚湯等等即是此類。我要強調,凡藥皆帶三分毒,之所以要用藥,是因為人病了,臟腑平衡出現了偏差,所以要用藥物的偏 性,來糾正人體的偏性。這叫「以偏糾偏」。但對一個健康的人,身體沒有偏差時,吃了中藥,反令身體偏差了,結果反而不好。如果我們身體出了毛病,臟腑有偏 的話,那麼用藥更要小心,不要令原本的偏更偏了,也不要在原本比較單純的病情之上,再加上藥物製造出來的偏差,倒令病情變得複雜。如果我們沒甚麼病痛,那 正常的三餐,就是最好的補品,何必用藥?如果身體不好,那就應先徵詢中醫師的意見,讓他指導你如何飲食。這才是「食療」,胡亂地煲一些補藥來吃,在不明不 白中將身體搞壞了,何苦?

No comments: